八路军

(261)开国少将:李逸民

在浙江龙泉的群山深处,瓯江支流龙泉溪蜿蜒流淌,滋养出一方崇文尚武的土地。1904年,李逸民就出生在这里的一个普通农家。他的一生,跨越了旧中国的沉沦与新中国的崛起,从乡村学堂的寒门学子,到上海工人运动的先锋,从红军队伍的文化干将,到开国少将的铁血担当,每一步都踩

八路军 义县 浙南 难友 李逸民 2025-09-02 16:50  3

纪念刘伯承元帅逝世39周年

根据地建设和对敌斗争是相辅相成、互为作用、密不可分的两大环节。晋冀豫根据地开展精兵简政、大生产运动的重大胜利,大大增强了政治、军事、经济等各方面的实力,也把对敌斗争推向了新的阶段。从1943年起,根据地进入了恢复与再发展的时期。

八路军 邓小平 武工队 刘伯承 晋冀豫 2025-10-09 09:33  3

温情如何突破时空的局限

文学的力量在于它能穿越时空,将特定历史时刻的人性温度传递至今。李春雷的纪实文学《村夜》(载于2025年8月20日《世华文艺》)正是这样一篇作品。它通过细腻的笔触,将抗战时期普通百姓与八路军战士之间的温情互动娓娓道来,让读者感受到人性光辉在战争阴霾下的顽强闪耀。

时空 八路军 王胜 李春雷 村夜 2025-10-04 12:38  6

【有书共读 第167期】图说红色家书

张丁,1967年生于江苏,历史学硕士,现任中国人民大学家书文化研究中心主任,兼任全国抢救民间家书项目组委会秘书长,多年来致力于民间家书的搜集、整理与研究工作,主编有《抗战家书我们先辈的抗战记忆》《廉政家书》《红色家书背后的故事》《家书抵万金》《任鸿隽陈衡哲家书

八路军 张丁 左权 刘志兰 左太北 2025-10-03 16:26  4

重庆珍档|合川籍八路军音乐家 近70年后英魂归故里

“千里步行赴延安,英雄捐躯太行山。天地正气昭日月,三江并流在合川。”9月27日上午,秋阳高照,长空碧蓝如洗,宁静肃穆的合川革命烈士陵园里响起一阵激昂的朗诵声。这是我带着学生来这里为举行主题教育而写的朗诵诗,诗里赞颂的正是合川籍抗日英雄、西南大学前身川东师范学校

重庆 朱杰 八路军 川籍 赵亚飞 2025-09-30 08:04  4

一个八路军女战士的日记(节选)

我们抗日军政大学敌军工作训练队,经过一年半的学习锻炼,于5月末结业了。敌工队一百三十多名学员几乎全都写了申请书,希望领导上批准上前方到各个战区去工作;我也写了,我的申请被领导上批准了,分配我到华北战场,我非常高兴,感到很幸运。经领导批准到华北战场的共二十六人,

日记 延安 八路军 张仲 宿营地 2025-09-27 00:03  6

我家住过八路军⑪|悬崖上的“回响”

1941年9月25日,为掩护易县狼牙山地区数万军民转移,5名八路军战士主动将敌人引向与军民撤退相反的方向。被敌人逼至悬崖后,他们毅然纵身一跃,谱写了一曲气吞山河的英雄壮歌。跳崖后,葛振林、宋学义两位战士幸免于难,经当地百姓救治后重返部队。军民鱼水情深的故事,一

八路军 狼牙山 高大鹏 宋学义 管头村 2025-08-19 00:34  6